永仁县:守护好山水 过上好日子

来源:云南楚雄网 2022-11-16 10:52:5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雨后的永仁县宛如一幅水墨画,远望,山色空蒙、烟云缥缈、碧水如镜;近看,果林成荫、草色青青、满眼绿意。

       荒山变“青山”

  金秋时节,走进距离永仁县城10多公里远的永定镇云龙村委会,整山整片的芒果林长势喜人、蔚为壮观……这是永仁县4万亩晚熟芒果连片种植基地。永定镇云龙、麦拉等3个村委会,民富、村美、人和谐。但在十年前,这里是荒山,村里都是土路,车开过到处都是灰尘,牛粪、羊粪堆积在路上,塑料袋、碎纸片到处飞,荒草满山、树木稀疏。2012年,依托金沙江干热河谷冬无严寒、夏长干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该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哲林果业集团种植高原晚熟芒果,集高原晚熟芒果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仓储、物流和生态旅游、康养服务、航空观光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4万亩芒果基地让昔日荒山披上了绿装,连绵起伏的山坡郁郁葱葱,金沙江畔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奔了小康。“生态美、永仁兴”,守护好绿水青山不是写在纸上的文字,也不是喊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各族群众凝聚起来的共识,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蓝天、碧水和美丽乡村。

       青山变“金山”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绿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永仁县充分利用光照条件、地理位置等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生态产业引领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县种植经济林果面积达5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6亩;建成芒果、油橄榄等万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6个。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58亿元,是十年前的1.73倍。永仁县成为中国油橄榄最佳适生区、全国板栗成熟上市最早、亚洲芒果成熟最晚的区域之一。村民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盖起了漂亮的小楼房,买了小汽车,群众腰包更鼓了,日子更好了,生活的底气也更足了。

       金山变“靠山”

  让各族群众靠得住、能致富才是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何让群众在增产增收上实现双赢,是县委、县政府探索谋划的事情。永仁县充分发挥交通区位、阳光资源、绿色生态、国土空间、民族文化“五大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突出“7+2”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全省特色水果“一县一业”创建,推动“一户一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发展,打响“春有樱桃沃柑、夏有葡萄小枣、秋有石榴芒果、冬有草莓柑橘”的“永字号·阳光绿色食品牌”,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示范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良好局面。2019年末,实现一产增加值11.57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59元、同比增长9.3%,在金沙江低热河谷民族贫困地区闯出了一条以农业特色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为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绿色产业真正成了造福永仁各族群众的富民产业,金山银山变成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稳固“靠山”。

       守护好山水 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确定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倡导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永仁县各级党组织把生态作为发展底色,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努力创造让大地增绿、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永仁这十年,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金山变“靠山”,这样的蝶变传奇,正是守护美好生态环境,让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的生动实践。( 杨礼华 )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