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过口:打造魔芋产业新高地

来源:云南网 2019-11-07 19:48:47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楚雄大过口打造魔芋产业新高地。

  大过口乡距离楚雄市府所在地123公里,除适宜的海拔气候外,这里的微酸性紫色土壤尤其适合魔芋生长,目前全乡9个村委会种植魔芋12500亩,预计今年魔芋总产值1.71亿元,种植户创造的户均魔芋产值预计将达到5.3万元,魔芋产业已成为当地一千多脱贫群众稳固脱贫成果的支柱产业。

  据了解,大过口乡辖9个村委会、4634户、16374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2014年以来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44户5628人,贫困发生率达35.62%。目前仍有23户81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51%,未脱贫人口今年底将全部脱贫。

  随着近年来魔芋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大过口乡已经成为楚雄市魔芋产销的集散地,种植户将魔芋加工成干片,直接卖给乡上的初加工企业做成魔芋干粉,村民足不出户就实现了魔芋交易。目前大过口共有魔芋初加工生产线6条,年加工魔芋精分能力3000吨以上。

  楚雄兴盛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大过口乡规模最大的魔芋初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李超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落户大过口是因为当地魔芋产量高,品质在全国位居前列。李超说:“魔芋经济价值高,市场供不应求,但目前较难解决的是魔芋的病虫害问题,种植魔芋需要新土地进行轮作,一个较可行的降低病虫害的方法是育良种,未来公司除往深加工方向发展外,也会在魔芋育种上与专业机构展开合作。

  磨刀箐村委会村民杞廷聪中专毕业后回乡种魔芋,目前种植魔芋23亩,按照一亩纯收入1.5万元算,他一年的魔芋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魔芋经济价值高,种植技术不复杂,只要做好排水和选种就能种出好魔芋,完全可以作为贫困户增收的重要渠道。”杞廷聪说。

  目前杞廷聪所在的黑纳依村民小组家家种魔芋,过去的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因种植魔芋全部脱贫,村子一半以上家庭买了小轿车,杞廷聪的下一步打算是去楚雄市买一套房子。

  记者 秦明豫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张杨军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2024年03月11日 16:45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