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吕合镇探索发展全产业链现代生态农业

来源:吕合镇人民政府 2021-11-30 10:32:3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21年,楚雄市吕合镇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产业发展为驱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迅速掀起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和州、市、镇党代会精神热潮,探索发展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吕合镇交通便利、水系发达、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近年来,“万亩水稻”“万亩红梨”“万亩油菜”等传统农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2020年以来,吕合镇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于2020年10月成功引进广东省龙兴天露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落户吕合,成立了楚雄龙兴天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流转土地种植西蓝花、甜脆玉米,现已出口西蓝花三批4000多吨,远销东南亚7国及俄罗斯、迪拜等地,实现产值4800多万元。支付农户地租280万元、中屯村村集体收入33万元,分季节长期用工350多人,增加当地农民务工收入300多万元,起到了示范带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良好效果。

  在帮助龙兴天露公司的落地和发展的过程中,吕合镇逐步破解了土地撂荒、生产低效、农民低收三个难题,让传统农业开始朝向现代农业转型。

  破解土地撂荒难题、提高耕地利用率。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传统农业回报率低等原因,部分土地出现季节性撂荒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吕合镇发动村组干部广泛召开户长会,动员农户放弃小、散、弱的传统农业,将自家的承包地拿出来,由村委会组织丈量收储后统一流转,发展特色农业和规模农业。2020年以来,共计流转土地8271.4亩给龙兴天露公司、运辰农业,群岭公司、辛彝公司、甘甜果业、康养茶庄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占全镇耕地面积的35.7 %,种植蔬菜、红梨、甜脆玉米等特色农作物,实现产值 7560万元,有效破解了土地季节性撂荒的难题。

  破解农业生产低效难题、促进农业增效。2021年以来,吕合镇通过 “中国好粮油”项目,投资598.8万元在吕合、中屯、白土、回龙等4个村实施机耕路硬化11条9675米,建设三面光沟渠8条1780米,极大地改善了龙兴天露公司生产基地周边的运输和供水条件。同时,协调资金40万元帮助龙兴天露公司制定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做通群众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公司打破原来的承包地田埂,将原来一家一户细碎的土地连成大块的整田,全覆盖布设高效节水喷灌系统;采取机械化耕种、无人机喷洒农药等现代技术手段,有效化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生产水平低的困境;采取轮换耕作方式,在冬春季节青花种植结束后,接着种植甜脆玉米,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预防耕地“非粮化”,符合大春抓粮、小春抓钱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有效破解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的难题。

  破解农民低收入难题、助推农民增收。过去农户辛勤劳作一年,每年每亩仅能获得600元左右的净收益。而通过土地流转,除了每亩每年可获得900元的地租收入外,到龙兴天露公司的生产基地务工,每天可获得120元的打工收入,折算下来每年每人能获得2.5万元左右的净收益。尤其是针对50岁左右留守“老农”而言,充分解决了他们既无法外出打工又无法下地耕种的窘境。2021年以来,龙兴天露公司更是采取了合作生产的方式,农户到基地直接参与青花种植,公司统一提供育苗、施肥、用药和技术指导,相关的费用到收购阶段一并结算,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户的收益。下步将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未来3年发展到5000亩。

  在破解了传统农业难题的基础上,吕合镇的农业产业特别是蔬菜种植业,在龙兴天露公司的带动下,逐步朝着标准化加工、冷链化物流、生态化发展、数字化升级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的方向稳步前行,将逐步打造成楚雄市高标准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订单式生产、标准化加工,破解农产品销售难。为保障产品的卖相和品质,青花从地里收上来经过第一道清洗后送上分拣流水线,交由熟练工人进行分拣。在分拣的过程中将达标产品多余的花叶和花茎修去,定出一、二、三级,通过杀菌消毒、冷库预冷保鲜后分级封装并直接进入冷链物流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减损增效。

  规范化冷链化物流、破解农产品运输难。龙兴天露公司构建了全程冷链的物流模式。公司在基地新建冷库3座,在出口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建有冷库5座,从基地到销售地全程采用冷藏车运输,新鲜的青花在6天左右可以实现由菜地直达餐桌,最大限度保留了青花爽脆的口感,进一步拓展销售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发展循环农业、注重生态化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农产品边角废料的价值,将分拣剩下的青花茎叶和玉米秸秆出售给饲料加工企业制作青储饲料,实现了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的绿色发展。公司还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本地农作物大根病多发、土质偏酸性的特点,利用植物干细胞技术,针对性的配制有机肥料,在改善土质的同时攻关大根病防治。基地周边规划建设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园,在做强产业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生态价值转化,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发展智慧农业、数字化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吕合镇协调“智慧农业”项目扶持公司新建5G高科技育苗大棚25亩。通过大棚内的智能摄像头,能够准确识别害虫种类、监测害虫活动并发送预警信息。在大棚内布设温度、湿度传感器并与喷灌系统联网,由软件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喷灌水量,让农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实现数字化升级。

  通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吕合镇共计流转土地8271.4亩种植蔬菜,人工菌、工业大麻,增加产值 3580 万元,在蔬菜基地打工的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利、政府增光的三赢局面,踏出了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先行区的坚实一步。(马春旺)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