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航指方向——姚安县官屯镇加大人才培养力促彝族梅葛传承

来源:姚安县官屯镇 2021-11-25 11:02:2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近年来,马游村切实强化“基层党建引航人才建设”理念,积极响应我党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的号召。深化人才工作与党建“同频共振”,立足马游村实际,培养发展“流淌着梅葛血液”的各领域、各行业人才,通过有效发挥好马游村党总支和各党支部的支点作用,厚植乡土人才成长沃土,让一批批“土专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大多是梅葛文化的传承人,不仅富有桑梓情怀,更手握“一技之长”,除了能够带领技艺传承,演绎彝族创世史诗“梅葛”外,还能带强马游村产业发展,其“领头羊”的角色,更是引领群众、带动群众致富、凝聚群众力量的桥梁纽带。

  深挖掘促聚拢,让乡土人才“多”起来。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观念,以慧眼识珠的眼光就地取“才”,统筹力量,通过深入一线摸底调研,村组举荐等形式,及时把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中发现和挖掘一批技术水平高、传统手工艺好的“土专家”“田秀才”等影响力较大的本土人才“挖”出来。同时通过搭建乡土人才交流平台、环境平台、创业创新平台,构筑乡土人才集聚高地,组织成立各类乡土人才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将有发展潜力、有技艺传承力的乡土人才集“聚”起来,使乡土人才拧成一股绳,实现乡土人才工作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搭舞台重培育,让乡土人才“干”起来。马游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管人才,做好乡土人才政治引领和吸纳工作,通过拓宽“支部+产业+人才”的路径,重点引导一定数量的乡土人才建功立业,为乡土人才的培育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注重因地制宜,制定乡土人才培训计划,采用邀请专家讲课、实地指导和外出参观的方式,为乡土人才提供经常性指导服务;另一方面结合市场供求和乡土人才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并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提升乡土人才的科技素质和引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抓好典型示范,大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梅葛文化作为增强宣传教育工作鲜活载体,用喜闻乐见的“方言土语”“彝汉双语”编排成梅葛小戏,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形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传递党的声音。同时,修缮了具有270余年历史的“义学”堂陈列民族文化成果,建成了集党组织活动室、中国彝族梅葛文化传习所、中国彝族刺绣研习所、云南画院写生基地、乡土人才培训基地“五位一体”的堡垒阵地,加强党建与文化的渗透融合。通过挖掘、传承和发展梅葛文化,当地党员群众的民族归属感和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不断增强。

  给政策送实惠,让乡土人才“香”起来。强化能上能下机制,重点实施“三培养”工程,把思想意识好、会唱梅葛的年轻人培养成为梅葛文化传承人,把梅葛文化传承人发展成党员,最后把能演会唱的党员民族艺人培养成为村组干部。同时倾斜优惠政策,给予乡土人才生产信息、生产用地、生产资金、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技术倾斜,帮助乡土人才把产业做大做强,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发展自我、造福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鼓励激励力度,积极开展乡土人才“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其影响力,提高其知名度,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乡土人才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积极争取到县人民政府每年5万元用于保护和传承梅葛文化的专项资金。对于各级各类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县级每年补助400元/人、州级补助3000元/人、省级补助8000元/人,让马游坪梅葛文化得到保护的同时,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夯底蕴增特色,让乡土人才“壮”起来。马游坪彝族梅葛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浓郁的彝族民居、饮食文化等传统文化艺术,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奇特的艺术魅力而享誉四海。50年代,马游坪彝族艺人罗学明曾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梅葛,国家级传承人郭有珍、省级传承人罗英曾多次在省、州内外演唱梅葛。梅葛之根在民间,就要把根扎在民间的土壤里,扎在马游彝族人民之中。为把彝族梅葛文化这一世界唯一的文化品牌发扬光大,马游村党总支敢想敢干,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马游梅葛艺术团”,每年举办梅葛文化节,罗文辉书记兼任团长,带领艺术团“走出去”,把梅葛“唱出去”,让村党总支建设在了文化产业链上;同时,在马游小学开办梅葛幼儿园,组织聘请梅葛传承人无偿担任老师教授梅葛,真正做到传承保护彝族文化从娃娃抓起。目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州级1人,县级32人。社会的公认,政府的命名,无疑大大提升了梅葛文化的影响力,从而使其传承保护有了广泛的现实和社会基础,奠定了良好的传承基础。

  “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正如梅葛里唱的,马游村党总支以造天造地的勇气,让梅葛文化品牌跨越深山,走出县门,迈上更大的舞台,在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中绽放光彩。(季晓燕)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