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县福兴村:同心共治 共创祥和傣寨

来源:云南网 2021-09-13 11:29:0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2012—2014年,云南省永仁县永兴傣族乡昔丙村进行了整村搬迁,从炎热河谷气候的山区搬到了温润宜居的坝区——猛虎乡福兴村,开启了创建彝乡明珠美丽傣寨的跨越发展新路子。

  永仁县福兴村

  福兴村实现整村搬迁后,让村民从距离县城80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30公里变为距离县城16公里、距离乡政府200米。整个村子融入了县城半小时经济圈、乡集镇五分钟生活圈,曾经远在天边的县城、集镇、教育文卫体公共设施现在近在眼前。

  一脉相承民族底蕴构建和谐家园

  走进猛虎乡福兴村,充满傣族特色的房屋整齐的排列在道路两旁,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交错相通,房前屋后绿植繁茂,新建的民族特色的文化宣传墙、文化活动广场设施一应俱全,悠闲的傣家老少,一到夜晚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畅谈生活,音乐响起,歌舞升平,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开心的笑容。

  永仁县福兴村

  据了解,永仁县整合项目资金919万元,对福兴村97户建成的民居进行傣族风貌打造,建设集村文化活动室、运动场、文艺舞台、农村红白喜事集中办理点、卫生厕所和停车场于一体的傣族文化传承发展中心,改造提升人畜分离的养殖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12盏,设置垃圾集中处理点18处,配置垃圾清运车1辆,村容村貌、公共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2015年村子也被命名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大胆探索产业发展托起致富道路

  此外,福兴村结合实际积极发展养殖、花卉、光伏发电等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胆探索将全村的162亩生产用地通过土地转租的方式全部流转给企业进行产业规模化种植,每亩每年收取地租1200元,同时村民可以到基地就近就地务工,每天收入100元左右,既能照顾家庭,也学习种植养殖管理技术。

  永仁县福兴村

  部分群众通过租种土地发展油菜、烤烟、蚕桑、小枣等产业,实现增收;乡、村两级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组织年轻村民到外地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帮助群众就业创收。村中的李兆熙自从搬到了福兴村日子变得好过了不少。“过去我们住在山里,交通闭塞,环境也很恶劣,生活很艰苦。现在好了,我的两个子女都已经有了工作,我也是乡里老年大学的常务副校长,现在生活得有滋有味。”

  据介绍,现在猛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065元增加到2019年的11116元,年均增长38%。如今的福兴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家家都住上了傣式别墅,家用电器、摩托车一应俱全,很多老乡还购买了小轿车、皮卡车,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党建引领共建共享谱写团结篇章

  福兴村坚持党建引领,设党支部1个,共有14名党员,将开展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党员群众在创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人人享受民族团结、人人争做民族团结典范”的浓厚氛围,通过文化节庆活动、经济往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永仁县福兴村

  “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组织附近村里的各族群众一起打球,猛虎乡的各民族群众在我们党员组织的活动中互相了解,增进认识,现在关系越来与融洽了。”猛虎乡党委委员孟守辉说。

  永仁县福兴村

  福兴村不仅是移民搬迁安置点,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实践,平日里,彝族和傣族群众之间不仅能相互走亲访友,而且还能通过饮食、刺绣、乐器等方面交流加深了解。“我们刚搬来的时候,生活不是很方便,彝族同胞见我们有困难,主动送菜、送盐……”李兆熙感慨地说。

  福兴村党支部还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实行民主管理。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制定了《福兴村傣族特色村文明公约》《福兴村村规民约》等制度。全村实行门前三包,公共区域实行党员片区责任制,每周四统一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在村民和村党委的不懈努力下,现在的福兴村环境更加优美,民族特色更加突出。

  永仁县福兴村

  今天的福兴村,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李赟静  徐永进  王睿妮  夏方海)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