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姚安县冬农产业开发渐入佳境

来源:云南经济新闻网 2019-11-18 15:56:1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原标题:楚雄州姚安县冬农产业开发渐入佳境

  近年来,姚安县紧紧围绕“一乡两城三基地四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四坝两流域”的产业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核心,创品牌占市场为突破口,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力度,促进秋冬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科技领先强支撑

  姚安县在秋冬农业生产中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发展现代农业的保贵经验,借鉴现代农业的科学模式,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增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后劲。

  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坚持科技进步,用科技来支撑农业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采取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优先、科技投入、信息帮助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姻,通过引进高产、抗病种苗和先进种植技术,借助外力推进科技进步。抓实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常规农业技术普及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

  完善农业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等保质措施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先保障,采取扶持与引导相结合,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民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农民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信息传递、科技交流中的关键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生产区域布局,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措施推广力度,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创品牌占市场为突破口,稳粮促增收为目的,推进科技创新、产业整合发展。

  发挥优势扩规模

  姚安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使全县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得到有效提升,新型、绿色、高效工业化步伐增速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

  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通过实施“山、水、林、田、路”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姚安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商品猪基地县、国家级种子加工中心、省级优质蚕桑基地县、烤烟科技转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县和国家级水稻示范县,为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打下了的良好基础。全县现已建成高产稳产农田13万亩,蓄水能力达10419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957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14.55万亩,已经初步形成蓄、引、排、灌一体化的水利网络,水利化程度达78.29%。

  为抓好去年秋冬农业生产工作,姚安县按照“为民、务实、清廉”总体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增强示范样板的示范效果。在全县共召开晚秋种植技术培训会26场(次),累计培训22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使烟后套种为主的晚秋生产技术做到家喻户晓。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以物代补的扶持政策,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了示范样板示范作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农产品产、供、销脱节的矛盾,确保增产增收。

  截至目前,全县秋冬作物种植达9.72万亩,比上年种植面积增加0.78万亩,增幅8.7%。其中:粮食作物种植3.1万亩,预计产粮6200吨;经济作物种植6.62万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73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可增收1000元。

  因地制宜促增效

  姚安县以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主攻效益单产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并推广晚秋套种为主的夏秋反季蔬菜间套种模式。针对县域地区海拔差异大、河谷气候特征明显、光热水肥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利用大春收获早与小春种植之间相对较长的空闲期抢种一季生长周期短的晚秋作物,增加套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有效扩大晚秋生产规模。

  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各类农业产业化基地。围绕建设全省食品加工园区,突出绿色食品加工为重点,深化拓展土地流转“清河模式”和“包粮屯模式”,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县流转农村土地3.57万亩,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助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分别发展蔬菜种植8万亩,种植食用菌23万平方米,莲藕、山药、魔芋、百合等特色农业种植规模稳步扩大。立足传统农业产业优势,突出农业招商引资,围绕特色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上项目,培育壮大19户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个,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按照“利益联结、规范运作、流通有序”的原则,积极发展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订单农业,以市场带动特色农业生产。鼓励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培植了30个核桃重点村、7个蚕桑核心村和12个蚕桑重点基地村。

  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块,大力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认真谋划好晚秋作物种植区域的合理布局和品种、面积的落实;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多种适销对路的晚秋作物和品种,为产销对接打好基础。实施好“千、百”晚秋作物示范工程,县级产销对路晚秋作物示范连片面积不低于1000亩,乡级示范面积不低于100亩,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增收,努力提高晚秋作物种植效益。

  创新理念助转型

  姚安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使全县产业集群进一步强化,传统产业得到有效提升,新型、绿色、高效工业化步伐增速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

  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招引“国”字号、“外”字头的大型企业集团进入休闲体验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高起点编制园区产业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以蜻蛉河漫道为线串起菜、花、果、开心农场、科技中心、育苗中心、配送中心、科技超市等点,以坝子周边近山面山串起肉牛养殖、中草药种植等点。以草海食品工业园为重点,接长农业产业链。围绕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需要,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农产品加工原料,推进农业园区建设。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当成旅游产品来开发。着力招引、培育、建设一批体验农庄精品,力争每个乡镇都有能够引领本区域体验农业特色发展的典型。实施错位发展,形成合力。调动乡镇、村组和村民的积极性,帮助乡镇、村组做好区域规划,协调解决好土地、资金、项目等瓶颈制。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创新,保证农民利益长期稳定,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集中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各企业的营销渠道,对全县休闲观光农业进行整体策划、整体宣传、整体推介。举办经常性的时庆活动,吸引人气、积聚财气。有序推进休闲观光农业,以点带面、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以提高农业发展管理服务水平为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资金、土地、人力的统筹使用,明确相关工作的管理主体和具体落实部门,不断探索农业产业化的促进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功能,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项目上的投入。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健全完善统一、高效科学的全县涉农服务管理机制。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引入农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激励竞争机制。鼓励并扶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农业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做强产业拓市场

  通过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化、规模化种植为抓手,科技为支撑,扶持培育种植大户,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姚安县把烟后套种、玉米地套种作为切入点,不段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反复试验示范,逐步发展全县农业产业。

  2009年7月,姚安县农业局从楚雄州农科所引进台湾奇珍318特选长寿仁豌豆品种,在该县栋川镇清河村进行品种筛选比较试验,同县内原常规种植品种中豌6号、中豌4号进行小面积试验对比,从产量调查结果看出,台湾长寿仁表现出结荚性好、产量高、鲜豆荚商品外观好、抗病性(白粉病)较强的综合性状,而倍受消费者和经销商喜欢。由于烟后套种鲜食米豌豆对比效益明显,2010年姚安县栋川镇清河、蛉丰两个村委会自发向州农科所购买台湾长寿仁豌豆种子8000公斤,发展种植1500多亩,同时辐射带动了周边海子心、蜻蛉等村委会种植1000余亩。为了确保该区域种植获得成功,县农业局牵头成立课题小组,安排专人从产前、产中、产后对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和种植指导。同时,在光禄镇、前场镇、适中乡、弥兴镇进行不同区域、不同海拨比较试验,通过试验示范,为该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取得了第一手基础数据。

  2010年以后,为使该项目得以快速推进,实现规模效益,达到产品与市场的高效对接,采取引导种植区由零星种植向集中发展产地市场转变,按照统一规划,适当集中连片的方法,以技物配套服务为载体,品种先行、技术培训指导为突破口,以栋川镇为中心,逐步在光禄镇、弥兴镇和太平镇的适宜种植海拨地区推广晚秋鲜食豌豆套种。晚秋套种鲜食豌豆面积达42320亩,占晚秋经作种植面积的82.2%,实现销售收入2.15亿元,占晚秋总产值的86%,实现晚秋生产总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400元,为农民“两烟双控”后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本次活动拟开展主题融媒报道、摄影作品征集、理论评论阐释、幸福长卷绘制、线上线下互动、宣传联盟构建等“六个一”大型网络宣传。

2024年03月11日 16:56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拥有国际性口岸4个、双边性口岸1个、边民互市贸易点14个,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多的城市。

2024年03月11日 16:45

陈真永说,大理对古城保护核心区临街商铺立面风貌进行规范提升;对古城内保存较好,具有建筑文化、历史、工艺科研价值的传统院落进行活化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41

今天,人民日报社云南分社整理长图,带您一分钟速览2024全国两会“云南好声音”。

2024年03月11日 16:38

2023年,全国累计完成4.2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4亿吨粗钢产能烧结球团脱硫脱硝、料场封闭等重点工程改造,8.5万个挥发性有机物(VOCs)突出问题整改……

2024年03月11日 16:31

平遥县委、县政府把保护好千年古城作为重大任务,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

2024年03月11日 16:23

杨宗科希望,相关部委加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在项目、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与《汉长安城遗址国土空间规划

2024年03月11日 16:15

王学锋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将各类保护要素纳入信息化平台并动态维护,并加强各级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

2024年03月11日 16:07

石磊建议,应以古法维护,遵循修旧如故原则,在尽量保留传统建筑原构件、原材料、原工艺的同时,将不得不补充的新构件与原构件区分开来,并加强传统技术和工艺人

2024年03月11日 16:00

3月8日,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山东大学、云南省科技厅在青岛签订共建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4年03月11日 15:52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