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楚雄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州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罗文慧在“楚雄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上告诉记者,楚雄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滚石上山、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全州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实现了整州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罗文慧谈到,截至2019年底,楚雄州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8733户333825人,其中净脱贫85830户325494人,贫困人口减少97.5%;有贫困村644个,其中已出列643个,贫困村减少99.84%;贫困乡镇25个已全部退出;2017年牟定县、姚安县脱贫摘帽,2018年双柏县、南华县、大姚县、永仁县脱贫摘帽,6个县均实现零漏评、零错退,姚安县群众认可度位列全省第一。全州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2.25%下降到2019年底的0.46%。2020年5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楚雄州武定县脱贫摘帽。
至此,全州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州未脱贫的2903户8331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个贫困村将于今年6月底以前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脱贫出列,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多年来,省对楚雄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都保持在前三名,特别是,2018年、2019年省对楚雄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评价结果均为“好”等次,脱贫攻坚成效得到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2018年省对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楚雄州为“好”等次,在16个州市中排名第2位,7个贫困县中南华县、姚安县、永仁县为“好”等次,双柏县、牟定县、大姚县、武定县为“较好”等次,3个非贫困县综合评价为“较好”等次;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楚雄州为“好”等次,在15个州市中排名第4位。
2019年省对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楚雄州为“好”等次,在16个州市中排名第2位,7个贫困县中6个贫困县考核结果为“好”等次,武定县为“较好”等次,3个非贫困县中楚雄市、元谋县综合评价为“好”等次,禄丰县“较好”等次;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楚雄州为“好”等次,在15个州市中排名第2位,7个贫困县中6个贫困县评价为“好”,武定县为“较好” 。
楚雄州还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全州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齐头并进。楚雄州有产业发展条件的7.99万户30.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产业扶贫实现增收脱贫,占全州贫困户的90%,占贫困人口的91.82%;全州2955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覆盖率达100%;2015年以来,全州共投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林业项目资金3.97亿元,其中: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聘用生态护林员5348人,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7万亩,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14.75万亩,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2.5万亩,累计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935万亩;2019年以来全州共有国家认定的扶贫产品供应商91个,扶贫产品207个,扶贫产品销售金额达2.8亿元;严格按照政策做好低保户、残疾户、五保户等特困供养对象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通过多措并举,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 2467元上升到2019年的 10407元,年均增长33.35 %,人均增加7940元。(其中:2014年为2467元、2015年为2822元、2016年为4345元、2017年为5721元、2018年为7926元、2019年为10407元) 。
如今,楚雄州“三保障”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2017年以来共投入22.15亿元,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51652户,非4类重点对象无力改造户农村危房改造26316户,目前正在对72户4类重点对象和48户非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进行改造,6月底以前全州农村危房将全部清零;2015年以来,共投入县乡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等健康扶贫资金23.89亿元。7个贫困县县级医院、25个贫困乡镇卫生院、644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面达标,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贫困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91.18%,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1.64%;2015年以来,全州共投入教育扶贫资金48.4亿元,10县市于2018年全面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2019年全州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0%,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全面改薄”五年规划目标全面完成,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实现全覆盖;建设“云岭先锋”为民服务站1216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8170个。
据罗文慧主任介绍,2015年以来,楚雄州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57.95亿元,不断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贫困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15年以来,共投入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39.91亿元,6个县市通高速路,贯通双柏、牟定、姚安、大姚4县的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103个乡镇通等级以上公路,全州1101 个村(社区)实现100%通硬化路;2015年以来,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投资6.63亿元,全州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7.17%,自来水普及率达93.86%,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资5.08亿元开展电力扶贫项目建设,贫困村100%通动力电;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提升网络服务能力,2018年底全州所有行政村100%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覆盖。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得到解决。
楚雄州将武定县作为全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做到政策聚焦,制定实施《关于决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深度贫困县武定县打赢打好2019年精准脱贫攻坚战二十七条措施》《支持武定县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十六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体现政策特惠、倾力支持。做到人财物聚焦,2019年共投入武定县脱贫攻坚资金23亿元,2020年计划投入武定县脱贫攻坚资金23.5亿元。做到力量聚焦,对深度贫困县武定县实行州委书记、州长“双挂包”“双督战”,动员全州力量向武定县发力,从州扶贫办选派1名副主任到武定县挂职副县长,从6个摘帽县选派了19名优秀干部到武定县挂任扶贫办副主任和乡镇党委副书记、副乡镇长,从州级部门和其他9县市选派115名干部支持武定脱贫攻坚。
通过驻村帮扶和大规模干部轮训,县以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了解了国情民情,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通过组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贫困退出以及挂牌督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采取“五个一批”措施(选树一批、提拔一批、锤炼储备一批、容错纠错一批、惩戒惩处一批),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和任用干部。
2017年8月至今,楚雄州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树担当作为优秀干部30名、提拔表现突出的干部427人,其中,提拔处级干部77人(正处24人,副处53人),交流到重要岗位使用的处级干部9人,提拔科级干部350人(正科105人,副科245人),全面激发了楚雄州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记者 张耀辉)
2021年01月08日 22:01
2021年01月08日 17:25
2021年01月08日 17:16
2021年01月08日 17:09
2021年01月08日 16:50
2021年01月08日 16:46
2021年01月08日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