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产业扶贫活水来 山区收入赶坝区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0-08-04 14:36:4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三岔河镇他的么村群众在采收花椒。(通讯员 张从华摄)

    2015年,地处山区的三岔河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3元,相差坝区的金碧镇274元。2017年,三岔河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15元,首次超过金碧镇。

  变化归于产业发展的作用。三岔河镇突出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中的优先地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管好核桃、花椒、板栗“三棵树”,种好烤烟、中药材“两片叶”,养好猪、牛、羊“一群畜”的发展思路,以产业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为途径,着力打造核桃、花椒等长效产业,稳固发展烤烟等重点产业,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产业发展各环节,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他的么村委会以发展核桃、花椒、板栗等经济林果产业,培植养殖业,动员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发展方向。村党总支书记魏黎明率先发展了146亩核桃,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性不断提升。路支碑小组的彭家富、彭有林、彭家才三兄弟,是他的么村典型的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代表。“我自己也数不清有多少棵核桃树,我只知道每年要卖七八吨核桃干果。”彭有林说。靠发展核桃产业,如今彭有林家存款已超过200万元。

  三岔河社区的荃玛箐,家家户户就靠着核桃这棵“摇钱树”吃饭。石碓窝小组的杨光喜家共有2000多棵核桃树,每年出售核桃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走上了稳定增收致富的路子。2010年,荃玛箐核桃发展专业合作社成立,是大姚最早成立的核桃专业合作社。“现在有104户社员,我们种植技术不断提升,清洗、烘烤设备不断改善,社里出产的核桃品质得到了保障。”社长杨国昌说。

  近年来,三岔河镇不断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成果,每个村发展壮大一个主导产业,真正建立起“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群众逐步致富奔小康。截至目前,全镇有核桃21.3万亩、花椒6.5万亩、板栗3.2万亩。2019年,核桃、花椒、板栗的产值分别达9962万元、2535万元、1900万元,人均核桃收入达7910元。2018年、2019年,三岔河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1711元、12789元,稳居全县首位。

  2019年,大姚县12个乡镇中,地处山区的湾碧、铁锁、三台、桂花、三岔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10805.8万元,接近县城中心金碧镇的12773元。绿色扶贫产业已成为大姚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源头活水”,让该县成为全州、全省山区与坝区群众收入差距最小的县(市)之一。( 郭媅媅)

责任编辑:杨德祥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